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市级媒体
擦亮“金字招牌” 建设世界级文旅地标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点击率:

亲切关怀鼓舞人心,谆谆教导催人奋进。

几天前,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部署,审议通过了《中共德阳市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不仅清晰勾画出德阳“诗与远方”的立体画卷,还对“提升三星堆世界级文旅地标和知名度”作出了系统部署。

20.png

今年6月,“太阳之光——古蜀文明与世界”展览在联合国总部揭幕,三星堆携手金沙讲述古蜀故事。资料图片

守护世界文化遗产 擦亮“金字招牌”

三星堆,中国的瑰宝,世界的遗产。法国巴黎时间7月12日晚,在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期间,“考古遗产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边会在巴黎举行。现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考古文博学院学术院长霍巍以三星堆和金沙等遗址为例,分享了四川考古遗产保护实践的生动案例。

近年来,作为中国文化交流的名片,三星堆文物远赴美国、法国、日本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让超过2500万人次的社会名流和游客感受到了古蜀文明的魅力。可以说,三星堆就像一座连接着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024年1月5日,在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上,四川广汉三星堆正式荣获“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称号。获得称号只是第一步,如何擦亮这块招牌是关键。为此,三星堆实施“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和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加强科技考古,以多学科研究与保护的三星堆遗址实践。

2024年,三星堆—金沙遗址被确定为2028年中国政府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唯一项目。本次市委全会通过的《决定》鲜明提出,要加快推进三星堆—金沙遗址申遗,强化研究阐释、保护展示、环境整治,铸就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华文化标识。

打造一流博物馆 科技赋能新体验

走进博物馆,穿过蜿蜒的林间小道,一座灰白色的现代建筑映入眼帘,这是三星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启动以来,祭祀坑中出土的大量文物都被送到这里,接受细致的清理、保护和修复。

工作区,身着白大褂的修复师们正一丝不苟地清理、修复着新出土的珍贵文物。透过观摩窗,游客得以见证文物“重生”的精密过程,并发出“太震撼,不虚此行”的赞叹。

在博物馆内,展陈的改进、完善和拓展也从未止步。在“对话三星堆——互动体验厅”,游客可以试戴三星堆文化特有的冠饰和发式,亲身体验玉器的切割、钻孔、刻纹、打磨和抛光工艺,以及模拟进行“抬神兽”“神树祈福”“祭祀掩埋”等传统祭祀活动,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游客驻足体验。

“‘堆堆’的数字范儿越来越足了!”参观博物馆的游客们纷纷表示。近年来,博物馆积极拥抱数字技术,游客们背上轻便的“计算机背包”,戴上VR眼镜,就能开启一场寻觅三星堆的沉浸式VR体验。“这不是普通的VR,而是采用了先进的LBE多人大空间VR技术,让观众能与同伴一起探索三星堆祭祀坑。”三星堆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数据显示,2024年三星堆博物馆全年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2025年春节期间,三星堆博物馆接待游客16.78万人次,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热门博物馆百强榜前十;2025年“五一”假期,三星堆博物馆共接待游客11.74万人次,大批游客在VR考古体验中触摸古蜀文明。

21.png

今年4月,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德阳日”系列活动成功举行,三星堆文物复制品广受关注。  资料图片

推进文旅发展区建设 破解“留客”难题

三星堆作为德阳乃至四川文旅的“金字招牌”,吸引了大量游客。但受限于文旅产业链较短、消费场景相对单一等短板,不少游客只是短暂停留,如何“引客”更“留客”?

我市启动实施了“文旅融合+产业升级+全域联动”的策略,推动三星堆从单一博物馆游览向沉浸式文旅目的地转变,从单一景点向全域旅游核心引擎转变。具体来看,规划投资上百亿元建设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以鸭子河生态带、三星堆博物馆和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核心,打造集文化体验、演艺娱乐、主题游乐、创意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目的地。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文创等消费,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产业,实现“流量”与“留量”兼得。

去年10月,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首开项目三星堆古蜀文化交流中心停车场启动试运营。该项目位于建筑面积约8.77万平方米,包括地面停车场、地下两层停车库及配套建筑,西南侧设连通博物馆的下穿通道,规划停车位约3000个,为游客参观博物馆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

在广汉,青铜纹样路灯、三星堆元素彩绘点缀着城市和乡村,古蜀文明的“神秘感”正悄然融入城市的“烟火气”。“我们构建‘博物馆+城市+乡村’的‘三星堆+’融合模式,目标就是让游客‘为城而留’。”广汉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组数据很直观:截至2025年6月底,广汉接待游客791.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和10.3%。

22.png

今年7月,“古希腊的旅程——希腊考古出土文物精品展”在三星堆博物馆揭幕。图为几何风格时期的文物吸引游客驻足。     德阳传媒记者 张伟 摄

拓展国际“朋友圈”提升全球影响力

“我对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修复文物印象深刻。相信在新技术赋能下,文化遗产保护将再上一个台阶。”

今年3月,尼泊尔大会党干部考察团团长、尼泊尔前副总理兼外长苏贾塔·柯伊拉腊参观三星堆博物馆,在互动体验厅和文物保护与修复馆这两个“科技味儿”十足的地方驻留最久。考察团成员都被这里展示的挖掘、修复和保护文物等方面的先进科技所吸引。

今年7月,“古希腊的旅程——希腊考古出土文物精品展”在三星堆博物馆盛大启幕。此次展览是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馆以来首个境外特展,是西南地区首个与希腊文化部合作的原创文物展,展品全部为希腊境内科学发掘的文物,部分文物更是首次在希腊境外亮相。

三星堆的“流量”早已突破馆墙。今年4月,以“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为主题的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正式拉开序幕。三星堆青铜神树、青铜大面具等精美文物的复制品远赴日本,亮相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一展三星堆文明的璀璨。

近年来,三星堆博物馆以数智技术为载体,重现古老文明的气韵与风采,为时空对话开启智慧之门。去年,“邂逅三星堆——12K微距看国宝”全球巡展相继亮相卡塔尔、纽约曼哈顿等地,展览利用数字VR作品、全景式多媒体影像再现古蜀文明灿烂辉煌。在2024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国际论坛“文明伙伴计划——三星堆推介专场”上,三星堆国际展示传播平台正式揭幕,中国三星堆金面具与希腊阿伽门农金面具同框出镜,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希文化交流书写了新的注脚。

深化“三星堆+”激活全域文旅

今年暑假,紧邻三星堆“祭祀坑”遗址的三星村考古探索基地持续火爆。基地采用“村集体主导、专业团队运营、遗址管理部门支持”模式,设有“考古现场”“制作工坊”“古蜀村落”三大体验区。孩子们可在此体验考古发掘、制作仿古器物、感受古蜀先民生活。

基地的火热出圈是德阳以“三星堆+”带动全域文旅发展的缩影。承接三星堆的“流量辐射”,全市文旅格局焕新:旌阳区华谊兄弟星剧场上演三星堆主题舞台剧;绵竹“三星堆剑南春定制酒”引发200余家媒体关注;德阳、广汉的餐饮住宿业也借势腾飞。

放眼看去,德阳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这里有荡气回肠的三国文化遗踪白马关庞统祠、全国三大孔庙之一的德阳文庙、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大孝之乡”中国德孝城……可以说,三星堆文化、年画文化、三国文化、德孝文化等相互渗透,造就了德阳刚柔并济、开放包容、多元绚烂的特性。

今年初,市委提出的“1386”年度工作思路中,文旅被置于关键位置,将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一期基本建成列为三件大事之一。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要策划“三星堆+精品景区”全域旅游线路,推进三星堆IP冠名重大节会、重大赛事、重大展会,让游客从“打卡三星堆”到“体验整座城”,彰显了以“三星堆+”撬动全域文旅发展的坚定决心。

来源:德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