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全国总工会工匠学院院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校长吴万雄率调研组赴德阳调研劳模工匠学院建设工作。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教学点与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学院办学成效与发展规划。 
据悉,德阳工匠学院搭建了“8+1+N”办学框架,引入了专业化、市场化、可持续的运营机构,组建了以专家教授、劳模工匠为核心的师资库,创立了工匠人才“学习交流、联合攻关、联合培育、成果共享”创新平台,融入三星堆文化、酿酒技艺等地域特色,打造数控、焊接、低空经济等产业课程200余项。 学院成立以来,“工会+院校+企业”合作交流平台见行见效,线上线下培训职工3万人次,200余人获工业互联网等专业认证,培育焊接领域高技能人才122名,打出了德阳工匠、高端技能人才“学院造”品牌声誉。 吴万雄院长对德阳工匠学院的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主导、社会协同、资源整合等做法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德阳模式课程特色强、内生动力足,发展潜力大。同时为德阳学院建设指明了方向:一是提高影响力,严格对标国家指标,以特色课程和品牌形象打造“德阳工匠”国家级样板;二是增强合作动力,进一步强化自身独特建设模式的优势,推动各政府部门凝聚共识,形成高效协调机制;三是完善顶层设计,把资金精准投向职工最急需、产业最紧缺的技能培训领域,构建可持续的劳模工匠培育高地。 座谈会后,调研组实地考察了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工匠学院培训基地及大国工匠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教学点,深入了解教学实训开展、特色课程设置及工匠精神文化传承情况。 来源: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