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4日电 (孔继红)近年来,广汉市以文旅深度融合为抓手,从“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升级入手,推动游客从“打卡三星堆”转向“体验整座城”,在研学、老街、美食等领域培育新势力,打造现象级文旅品牌,交出了一份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答卷。  
 三星堆研学“活”起来:让古蜀文明可感可玩 清晨的广汉,各大研学基地迎来暑期高峰。模拟考古发掘、古法制玉体验、青铜铸造学习.....一系列沉浸式课程成青少年“爆款”,让孩子们在亲手实践中触摸古蜀文明,增强文化自信。 作为省级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单位,三星村考古探索基地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基地以“三星堆文化+沉浸式研学”为特色,打造考古现场、造作工坊等四大场景,推出“游戏化古蜀研学”“遗址巡防志愿”等项目,将文物保护与青少年教育深度融合。2024年,基地接待研学团队3万人次,营业额超百万元。 今年,2025四川省研学旅游推进大会在德阳设“双会场”,其中广汉会场以3D扫描、AI拼接等科技手段,打造“考古探秘+科技互动”沉浸式课堂,现场发布《古蜀文明探源文物主题游径》,让青少年在行走中读懂“何以中国”。依托三星堆的文化底蕴,广汉正构建全链条研学生态圈,让静态遗产焕发新生。  
 黑塔老街“潮”起来:传统与新潮碰撞出烟火气 午后的黑塔街,青瓦石板间透着历史韵味。这条承载着明代“宝塔镇河妖”传说、因严君平“核桃赠孝”故事得名的老街,曾因城市发展沉寂,如今通过“修旧如旧”改造重焕生机。 2023年12月启动的黑塔街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80%。改造中,施工方保留原有木梁、灰砖等结构,融入现代装饰与三星堆元素灯组,在传统与创新间找到平衡。如今,老街里既有落地窗配简约家具的新潮咖啡馆,也有竹椅木桌、盖碗茶飘香的“知事老茶馆”,68岁的张大爷常和老友在此“摆龙门阵”,尽显市井烟火。 按照规划,黑塔街将引入茶空间、土菜馆等业态,增设街头表演与文化展陈,联合坪桥河片区打造“日游老街、夜赏河景”全时段体验圈,成为广汉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新名片。  
 火锅产业“火”起来:从滩涂荒地到百亿集群 傍晚的向阳镇蒋家河乡野火锅公园,红油翻滚间香气四溢。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向阳镇将特色牛杂火锅与乡野景观融合,让昔日滩涂荒地变身文旅地标。 这片热土的蝶变,源于创新合作模式:2020年启动的蒋家河湿地公园项目,通过土地流转交由第三方建设基础设施、商家经营,带动土地流转价格从每亩每年700元涨至1000元,村集体还能按营业额分红,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如今,广汉已形成全川最完整的火锅食材产业链,30余家代表性企业与160余家配套企业构成西南最大产业聚集地,2024年产值超160亿元。通过举办三星堆火锅文化节、中国火锅产业大会等活动,广汉正朝着“2025年200亿元、2030年300亿元产值”目标迈进,力争建成全国最大火锅食材聚集区。 从三星堆的文明探秘到老街的烟火传承,从研学体验到美食产业,广汉以“融”为笔,正绘就一幅文旅兴城、产业富民的新画卷。(完) 来源:新华网 四川广汉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新力崛起近年来,四川省广汉市以文旅深度融合为抓手,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提升,推动游客从“打卡三星堆”转向“体验整座城”,在研学、老街、美食等领域培育新势力,打造现象级文旅品牌,交出了一份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答卷。  
 研学课堂融入文化传承 暑期期间,广汉市各研学基地迎来游客高峰。模拟考古发掘、古法制玉、古蜀村落生活探秘等体验项目,受到了很多学生的喜欢。 2025年四川省研学旅游推进大会在德阳举行,其中广汉市三星村考古探索基地举行了“行读四川·有益有趣——2025年暑期四川研学旅游第一讲”。该活动采用3D扫描、AI拼接等科技手段与文物实证结合,打造沉浸式历史课堂,为青少年开启“古蜀匠心连华夏”的文明探索之旅。当天还发布了《古蜀文明探源文物主题游径》,带领游客遍访蜀地文脉。 三星堆丰富的历史遗存、深厚的文化底蕴,全面提升了三星堆研学游的文化影响力和旅游吸引力。三星村考古探索基地以“三星堆文化+沉浸式研学”为特色,开展多种特色研学项目,如“游戏化古蜀研学”“古蜀文化主题夏令营”等,将文物保护、历史探究与青少年教育深度融合。2024年,基地接待研学团队共计3万人次,营业额上百万元。  
 传统老街融入城市更新 2023年12月,广汉启动黑塔街旧建筑修缮和改造项目,旨在延续城市的文化性,在保留城市记忆和城市特色的前提下进行“修旧如旧”的改造。项目负责人介绍,改造中尽可能保留原有结构和装饰,同时加入现代元素,力求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