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7日上午,由四川省文物局、德陽市委宣傳部、廣漢市委共同舉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廣漢三星堆遺址管委會(三星堆博物館)、廣漢市委宣傳部承辦,四川大學、四川省考古學會支持,以「考古學視野下的文明互鑒」為主題的2025三星堆論壇開幕式暨主論壇在德陽文德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大會上,進行了三星堆多學科研究成果發布和2025年度「三星堆遺址考古研究與遺產保護」專項課題發布。 對於三星堆多學科研究成果,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遺址工作站站長、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冉宏林介紹,三星堆遺址祭祀坑的精確年代,經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北京大學聯合研究,通過碳十四年代測定顯示,三號、四號、六號、八號祭祀坑埋藏年代有95.4%的概率處於公元前1201年至公元前1012年,相當於商代晚期。一、二、三、四、七、八號坑中發現可拼對的同一器物殘片,表明埋藏年代相同。該成果為釐清祭祀坑年代和構建遺址精細年代框架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在三星堆青銅器創新鑄造技術方面,經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故宮博物院、北京科技大學與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的聯合研究,對青銅器鑄造工藝有了新的認識。研究顯示,三星堆青銅器在商代晚期形成以分鑄為核心,兼用渾鑄、鍛造的創新鑄造技術體系。獨特的「芯骨—條形芯撐」技術,有效解決了細長、彎曲器物的成型難題。在既有技術框架中,三星堆展現出獨特的技術創新與本土化表達。這一成果不僅深化了對中國古代青銅鑄造體系的整體認知,也為揭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及世界青銅技術與文化交流的機制提供了新證據。 據悉,舉辦此次三星堆論壇,旨在以論壇為窗口,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與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範式,向世界展示中國古代文明成就,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以論壇為橋樑,推動跨學科、跨地域、跨文明的學術交流與思想碰撞,促進多元文明之間的相互尊重理解、和諧共生;以論壇為紐帶,彰顯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各美其美的獨特魅力,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東方智慧。 来源:香港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