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7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以下简称“中飞院”)与香港国际航空学院首期见习飞行员开班典礼在四川省德阳市广汉机场举行,13名香港飞行学员正式入学中飞院,首次在内地接受训练。 这不仅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地区民航教育合作迈出关键一步,更是落实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民航局“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战略部署的具体实践。这批香港飞行学员,既是内地与香港地区民航教育融合的“先行者”,也是香港民航人才储备的重要新生力量。 
民航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在支撑区域协调发展、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5月26日,中飞院成为内地首家获香港民航处CAD509飞行培训资质的机构,推动两地民航人才培养迈入“标准互认、机制互通”的新阶段。 此次合作开班,构建起内地与香港地区民航教育协同发展的制度框架。学员须通过中国民航局与香港民航处的双重认证,这一“双轨制”认证体系,确保了训练质量的高标准,为香港学员未来考取内地商用飞行员执照创造了条件。 作为国际航空枢纽,香港国际机场2025年前三季度旅客吞吐量达4470万人次,同比增长14.8%。然而,香港本地民航人才培养资源有限。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飞行人才培养高校,中飞院通过本土化课程体系,将香港飞行学员的实训培养周期进行优化,有效降低培养成本,显著提升训练效率。香港国际航空学院校长李天柱说:“这批学员将成为连接香港地区与内地民航合作的重要桥梁。” 据了解,早在2021年,中飞院就与澳门航空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探索建立澳门籍飞行学员定向培养机制。截至目前,已培养4批16名澳门籍飞行学员。随着首批香港学员的加入,大湾区民航教育的“港澳联动”模式正不断深化。 未来,这批经中飞院训练起飞的香港飞行学员,将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广阔天空中,绘就壮丽的时代画卷。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洪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