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省级媒体
一只鸟的城市冥想:当三星堆文明叩响现代都市之门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点击率:

从上海光影节中的“大立人”巡游,到三星堆博物馆小程序背后的用户洞察——一场关于古蜀文明如何融入城市肌理、对话当代公众的实践,正在多个维度悄然展开。

9月28日,2025三星堆论坛青年创新分论坛“一只鸟的城市冥想”篇章中,来自传媒与文博数字化领域的两位嘉宾,分别从内容创新与数据洞察的角度,揭示了三星堆文化赋能城市美学的双向路径。

城市事件赋能:让文物“走”出博物馆,构建可参与的文化现场

上海广播电视台看东方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忻望分享了“大立人来了”三星堆奇幻嘉年华的破圈案例。

1759130392814057296.jpg

忻望分享环节。周玉琴 摄

该项目跳出传统文物外展模式,通过二次创作将青铜大立人形象融入上海城市语境:它在石窟景区“晒太阳”,在商业区参与巡游,化身为5米高的互动装置,并带动“堆堆堆咖啡”快闪店落地市中心。

短短40天,活动吸引超100万人次参与,相关话题在社交平台曝光量突破1.3亿。在忻望看来,文化IP的成功转化关键在于“不是消耗而是赋能”,通过“文化+科技+消费”的融合模式,打造具有“年轻态、中国味、世界范”的沉浸式体验,实现文物与城市的化学对话。

数据洞察驱动:以用户思维重塑博物馆服务逻辑

三星堆博物馆信息智慧化负责人张淞则从数据维度解析了文化传播的“另一面”。通过5000份问卷及30组深度访谈,团队将观众细分为四类:休闲打卡、外地游客、亲子家庭与文博爱好者。

1759130418801029534.jpg

张淞分享环节。周玉琴 摄

“其实以往我们会认为三星堆博物馆的游客大部分应该是非常喜欢三星堆博物馆文化或者是喜欢博物馆文化,但调查发现,这类人群实际上占比极少,也就是说三星堆博物馆其实是为更多的第一次接触博物馆文化的群体敞开了一扇大门。”张淞表示。

基于此,三星堆小程序不再追求“满足所有人”,而是聚焦共性需求——如游前票务与导览、游中必看点位指引、游后文创购买与分享功能,推动服务从“馆方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变。

据了解,三星堆博物馆聚焦共性需求与多元体验,配备中、英、日、韩、法、德、俄等多语种导览,完善无障碍参观设施,开发适配全年龄段的文化体验产品,推动三星堆文化跃出学术高墙、融入时代潮流。今年以来,三星堆博物馆已接待观众452万人,省外观众占比达79.8%,境外观众同比增长47%。

来源: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