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省级媒体
实现逆势增长、产能再提升三倍,这家德阳企业向“4.0版”进化丨万千气象看四川·抓项目促投资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点击率:

从空中俯瞰,德阳高新区汉舟智能电气产业基地格外醒目,一栋栋明黄色的厂房如同巨型方形积木,整齐排列;车间之内,从零部件智能加工线到全自动立体无人仓库,再到组装测试区,工人与机械臂协同作业,井然有序。每天,至少有50台(套)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从这里下线,发往全国各地。

10月16日,“万千气象看四川”四季度集中采访团走进这座现代化产业基地,探访德阳制造的特色产业。

“我们不仅生产高低压成套控制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还涵盖箱式变电站、电缆桥架等产品。”四川汉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春志向记者介绍,“从数据中心到地铁系统,再到演播室……凡是需要分配与控制电能的地方,都有汉舟产品的用武之地。”

1761010841579043197.jpg

全自动立体仓库。

4次搬家,产能再提升3倍

“今年6月,我们刚刚搬入这个新厂区,目前产能还处于爬坡阶段。”叶春志指着崭新的厂房说道。他身后,数十米长的智能化柔性生产线正安静而高效地运转。

他特别在钢板加工生产线前放缓了脚步,语气中难掩自豪。现场只见一块钢板被自动抓取、定位,随后激光打孔、精准切割,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以不同规格的钢板结构件为例,”他解释道,“这条新生产线能自动识别需求,精准适配各类模块,真正实现了‘柔性制造’。”而在另一边,数台AGV小车正沿着预设路线,将加工好的部件悄无声息地运往下个工位。

1761010857805011911.jpg

自动运送车。

汉舟电气是一家扎根德阳三十多年的本土企业。从最初几个人的小作坊起步,历经四次“搬家”,如今已建成总投资3亿元、一期建筑面积达7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产业基地。新建的厂房中,智能车间、无人仓库、研发中心一应俱全,配置了100多台数字化设备、20余条生产线,年产量达到3万台。

目前,项目一期,包括4、6、8、10、12#厂房已完成修建,正在进行试生产。

为何一再搬迁?叶春志笑着解释:“以前产能跟不上,不少订单只能眼睁睁放弃。新基地的产能较以往提升3倍,年销售额将达到12亿至15亿元。”

不仅如此,作为高度定制化的非标产品,高低压开关设备通常生产周期较长。叶春志透露,通过将产品拆解为数十个标准模块,并引入智能生产线,汉舟已将生产周期从原来的60天压缩至21天,“企业不断升级,效率提升肉眼可见。”

1761010874794094324.jpg

智能化柔性生产线。

持续创新,实现逆势增长

当前,电气成套开关设备行业正处于智能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市场加速洗牌,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优势不断拉开差距。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同类型企业有一万家左右,整体市场集中度较高,仅低压断路器领域,前十强就占据约七成市场。

“过去很多企业依赖房地产项目,但随着地产下行,行业‘内卷’加剧,不少公司面临生存压力。”叶春志点出了普遍的行业困境。宏观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中低压成套设备市场规模约2248.7亿元,在经历2022、2023年的低谷后,市场初现暖意。然而,汉舟电气的增长曲线却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在新厂区投建的背景下,增速接近10%,实现了逆势增长。

1761010892431040816.jpg

零部件产品。

增长的动能何在?与企业长期坚持创新密不可分。

叶春志深耕电气行业四十载,汉舟电气在行业内摸爬滚打30多年,对技术的长期投入,驱动企业发展到如今的“4.0版”。截至2025年5月,公司持有181项专利、25个行政许可,其中,即插即用、防误防呆等机械联锁装置等成为行业标杆发明。强大的技术实力让其成功牵手华为、施耐德、西门子等企业。“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有20多个是汉舟的客户。”叶春志表示,公司今年的市场增长率预计达到40%。

面对未来,叶春志认为,在国家“双碳”等政策主导,以及发展绿色制造、新质生产力的倡导下,国内高低压成套设备应用领域将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装备升级改造,以达到降能提效、智能化升级的目的,必定创造更多的需求增长点。从行业结构来看,数据中心、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类项目成为主要增长点,在新型城镇化、算力产业布局和国家“新基建”政策带动下,相关项目集中释放,有效支撑了市场的正增长。“预计到2035年,整个市场将扩展3倍。”叶春志表示,公司抢抓新发展机遇,未来5年年增长态势将保持在20%左右。

来源:四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