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省级媒体
孙华:三星堆—金沙,青铜铸就古蜀宇宙观丨中华文化大家说⑤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点击率:

10月30日,2025中华文化天府论坛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开幕,百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共探文化遗产保护新路径,书写文明传承新篇章。主论坛上,北京大学教授、三星堆研究院学术院长孙华作《三星堆—金沙遗址的文化特点与价值意义》主旨演讲,深度解码三星堆、金沙这两处古蜀文明“双子星”的文化基因与历史价值。

1761874059231098971.jpg

孙华指出,三星堆与金沙遗址虽分属不同文化阶段——三星堆以三星堆文化为主体,早期受中原二里头文化影响,后期融入长江中游商文化元素;金沙以十二桥文化为核心,铜器技术与艺术吸收周文化特质。但二者共享三大鲜明特点:其一,均有河流横贯城址。两遗址均位于大河南侧,且有河流穿城而过,将城区清晰划分为河北的“世俗区”与河南的“宗教区”,北城区多大型建筑、少见宗教遗存,南城区则密布祭祀场与相关器物,功能分区高度一致。其二,祭祀色彩浓厚。不同于中国古代常见的“只做神位与礼器”,两处遗址不仅塑造祭祀神像,还还原祭祀主体。三星堆的神庙像设、器物坑与金沙的河畔祭祀场、象牙坑,共同构成完整祭祀体系。其三,文物造型独特。三星堆2.6米高的组合铜器、“一主尊二胁侍”的青铜纵目面具“三神体系”,均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是古蜀人融合木雕传统与外来青铜技术的结晶。

1761874077665052600.jpg

“三星堆—金沙遗址先民用青铜构建了基于太阳神崇拜的宇宙体系和天人关系,这是中国广大地区传统宇宙观和人神观的形象体现。”孙华认为,古蜀先民将“天如穹庐、东西双树、十日轮值”的观念具象化,相关文物成为中国此类宇宙观的最早实物见证。而三星堆的国王乘龙铜像,更是后世“投龙”仪式的源头,即从商代铜像到战国御龙帛画,再到汉唐“投龙”仪轨,完整呈现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的演进脉络。

1761874092974028521.jpg

孙华还提到,三星堆—金沙遗址还为世界贡献了一种都城规划思想。“以穿城河流象征银河,西北为行政区、西南为宗教区,这种理念被金沙城、古成都城继承,秦灭蜀后更被用于新咸阳城扩建,成为中国古代两大都城规划思想之一。”此外,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的部分象牙来自云贵高原、红髓石或来自燕山一带、海贝从印度洋而来,均是中国青铜时代区域文化之间交流互动的物质见证,也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关键实证。

来源:四川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