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产业“双核驱动” 铺就村民甜蜜致富路
广汉融媒 唐傲
我市以特色水果产业为抓手,通过规模化种植、产业链延伸、农旅融合等模式,打造出各类水果基地、特色种植园等一批示范项目,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连山镇龙泉村的千亩柑橘基地,金黄饱满的果实缀满枝头,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早在10月初,订单便已纷至沓来,金额累计超过30万元。
基地依托全产业链体系,建成大型冻库与现代化分拣中心,日分拣能力达两万斤,有效实现柑橘分级贮藏、错峰销售,并切实解决了周边农户农产品“仓储难、销售远”的痛点。电商渠道的持续拓展,更推动连山柑橘走向全国,最远抵达新疆,今年线上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0%,带动果农人均增收突破万元。
联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宗木:基地年产量在100万斤柑橘左右,以批发为主要渠道。为提升产品价值,我们建设了分拣中心,对柑橘进行分级销售,一级果精包装,主打优质客群;二级果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覆盖更广市场。
柑橘靠“全产业链+电商”打通了市场,而甘蔗产业则“榨出”了多元效益。在小汉镇峰昌村的500亩甘蔗林里,清甜多汁的甘蔗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基地不仅销售鲜食甘蔗,更深耕加工环节,推出古法红糖、甘蔗酒等特色产品,延伸产业链条。依托传统工艺打造的古法红糖已成为当地知名农产品品牌,供不应求。
蔗林人家家庭农场农场主代红梅:去年我们新建的红糖厂让生产更加规范,出品的红糖品质也更高,大家也更愿意到我们这儿买红糖了,同时感受下红糖的制作过程。现在我们的生意和生活都像熬的红糖一样蒸蒸日上。
游客张兴智:比较享受采摘甘蔗的过程,在城市里是很难得的体验,所以专程赶来。这儿的甘蔗我尝过,清甜多汁,味道特别棒。
基地通过“农业+采摘+加工”模式,让甘蔗的价值翻了几番。当地村民除了土地流转收入和务工工资,还能享受加工销售环节的分红,农户户均年收入增加1万元左右。
小汉镇峰昌村村民陈义兰:现在基地越发展越好,我们在这打零工,一年也能挣一两万块钱,这里的甘蔗越来越甜,我们的生活也越过越好。
得益于“一村一品”的差异化发展模式与三产融合路径,我市不断完善现代化产业链建设,持续深耕农旅融合,形成“双核驱动、互补并进”的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还积极推广成功经验,支持更多乡村培育特色产业,全力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市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凌天亚:重点贯通生产、加工、研发、销售各环节,实现全链条升级。通过积极“补链、强链、延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引导农民深度融入产业链,使其成为发展主体、共享发展红利,为我市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从枝头到舌尖,从田间到市场,我市的水果产业正以创新模式书写乡村振兴的“甜蜜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