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在雒城: 九苑小治理,文明大提升
发布时间:2022-07-29     来源: 雒城镇

常德社区“九院”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位于东西大街西一段162-206号,由9个院落、16个楼栋、409户居民组成。“九院合一”项目通过原本独立院落拆墙并院、合院后整体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绿化等举措实现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幸福九苑小区启动改造以来,处处都有文明实践的影子,小区无论大事小事,通过“小板凳”的讨论、“小网格”的穿梭、“小队伍”的服务、“小广场”的活动,以“小治理”的方式,推进了小区的“大文明”,大大提升了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居民们不出小区就享受到了优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

 

“小板凳”集民意,小区治理接地气

说明: 说明: 民主议事会4  说明: 说明: 民主议事会9

 

“九院”院落内不同人群聚集,在前期宣传过程中会出现居民不理解、意见不统一、集资难、不支持甚至阻挠改造等难题。为了解决上诉问题,街道、社区干部多次深入九院,邀请居民们坐在一起召开氛围轻松的“坝坝会”,坐在小板凳上向住户宣传小区改造的方向和内容、老旧小区改造政策,了解群众实际需求,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经过数次“坝坝会”的沟通交流,小区居民逐渐转变观念,变“要我改”为“我要改”,群众自筹改造资金5万余元,实现小区改造“决策共谋、建设共参、成果共享”。

 

“小网格”搞调解,矛盾化解促稳定

说明: 说明: 9d22b044e867db40c1a0d51386b5631  说明: 说明: 650e2a42246c38a1b0fa4b3c17d9bf3

 

常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一支由老党员和网格员组建成的“和事佬”队伍。无论小区居民遇到什么矛盾、争执,他们都会主动上门去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把当事人先拉到一起聊聊天,等大家心情平复了,再来帮助解决问题。小区的事大多都是繁琐的小事,但对于老百姓来说都是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有了这支“和事佬”队伍,基层的大部分矛盾都能化解在萌芽状态,小区也更加和谐。

20224月,社区网格员接到幸福九苑18016栋小区居民反映,楼上一男住户精神状况不稳定,经常在她家门口乱扔垃圾,她非常担心自身的安全问题及居住的环境问题。接到问题反馈后,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及辖区民警来到小区后,了解到楼上男住户平时无人照料。网格员联系其监护人要求对其加强监管,并建议楼下居民在自家门口安装门锁,这样既能保证自身安全也能避免家门口被楼上住户乱扔垃圾。经过沟通协调,双方的矛盾得到了化解,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

“小队伍”暖人心,志愿服务上台阶

说明: 说明: 自组织培育3  说明: 说明: 小队伍志愿服务(3)

 

通过整合辖区内企业、居民资源,常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了十余支微型志愿服务队伍,服务内容涵盖医疗、维修、理发、助学、助老、助残等,队员们既是政策的宣传员,也是文明的倡导员。

九苑小区的主要住户是中老年人,“助老”自然而然成为了小区志愿服务的重要方向。各个志愿小分队,不定期到小区为居民开展健康体检、关心困难老人的生活、还组织小区老年人开展趣味文化活动。老有所乐,是人到晚年的重要目标。养老即享老,让老年人感受到爱老、敬老,小区志愿者们一直在路上。

 

“小广场”兴文化,文明实践出新招

  说明: 说明: fe5bcbbb43486e0d0f66944dad88a85  说明: 说明: e41811c695e719766fc6cc906c2a6f7

 

茶余饭后哪里去?幸福九苑小广场上走一走。为了满足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小区把原本的一个杂草堆平整出一个小广场,并逐渐打造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广场旁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彩绘墙”成为了展现广汉文旅资源,宣传文明风尚的新阵地。广场的“合心亭”成为小区居民休息的好地方,九个院落的居民们可以聚在一起聊天、说事、沟通情感。在整修后的小广场上,居民们可以开展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小广场的提升改造不仅有利于引导居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大大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邻里关系更加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