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3个建设项目(广汉市西城粮油食品站升级改造工程项目、都江堰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人民渠同心支渠项目、都江堰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人民渠流水支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9月8日-2022年9月16日(5个工作日)。
电话:0838-5229023
地址:广汉市雒城街道成都路西一段1号广汉市政务中心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一般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一、项目名称:升级改造工程项目
建设地点:广汉市金轮镇雒金路
建设单位:广汉市西城粮油食品站
环评机构:四川省中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该项目为迁建项目,拟从广汉市新平镇搬迁至广汉市金轮镇雒金路建设,用地面积16333.34平方米。项目内容及规模为:新建生产车间、原料仓、成品仓及相关公辅设施,依托原有生产线并淘汰及新购置部分生产设备,升级原有小麦加工生产线,新建稻谷加工生产线,形成年加工稻谷83000吨、小麦32000吨的生产能力。项目总投资2499.7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2万元。
报告表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1)扬尘:施工边界设置围墙、围栏,做好洒水作业,道路定期洒水增湿,建筑材料覆盖防尘,所有运输车辆封闭运输。按照《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全面推行建设工地现场标准化管理,严格执行“六必须”、“六不准”的施工管理制度。
2)噪声:选用低噪设备,合理布置施工机械的作业位置和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3)施工固废:建筑垃圾、开挖作业面表土和废弃物须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进行分类堆存和处置,做好弃土、废渣的临时堆存、转运的遮挡工作和管理工作,并认真落实其综合利用工作。建筑垃圾运往建筑垃圾处置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4)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周边居民自建设施处理;施工废水经隔油池、沉淀池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
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气:落实各粉尘产生点位的集气罩捕集设施及统一的离心+脉冲袋式二级除尘器,确保粉尘经处理后由15米高排气筒达标排放;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达标排放。项目以生产车间为起点,划定50米范围为卫生防护距离。
2)废水: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再与生活污水一并经预处理池及二级生化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作农灌。
3)噪声:合理布局生产车间产噪设施,对高噪作业点和高噪设备配套有效的隔音、降噪及减振设施,确保厂界噪声达标排放。
4)固废:生活垃圾、杂质交环卫部门清运;包装材料重复使用;收尘灰外售综合利用。
3.风险防范措施
项目在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后,环境风险水平可接受。
二、项目名称:都江堰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人民渠同心支渠
建设地点:广汉市三星堆镇、向阳镇、新丰社区
建设单位:广汉市水利服务中心
环评机构:成都环汇华院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本项目为既有渠道改建项目,拟在德阳市广汉市三星堆镇、向阳镇、新丰社区内建设,不新增永久占地。项目内容及规模:本次渠道整治起于进入广汉市地界的友谊堰水闸处,止于新丰社区的卡房村,渠道全长10.033km,灌溉三星堆镇、向阳镇、新丰社区,设计灌溉面积2.175万亩。渠道整治包括整治明渠9787m;整治暗渠130m/9座,保留公路涵2座/99m,拆除重建陡坡17m/2座以及一系列渠系建筑物整治。项目总投资2314.8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8.82万元。
报告表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气:针对施工扬尘采取施工合理化管理、作业面和土堆适当喷水、土堆和建筑材料遮盖、大风天气停止作业等措施。落实《广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有关规定。
2)废水:施工渠道围堰基坑排水经沉淀后回用于洒水降尘;施工设备及车辆冲洗废水经隔油处理后回用于洒水降尘;施工场地人员生活污水经移动式生态公厕收集后清运至沿线乡镇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排放。
3)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落实高噪设备和高噪作业点的隔声、减振、降噪措施,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加强施工车辆管理,确保噪声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4)固废:建筑垃圾、土石方和废弃物须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进行分类堆存和处置,做好弃土、废渣的临时堆存、转运的遮挡工作和管理工作,防止其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和水土流失,并认真落实其综合利用工作。建筑垃圾及时清运至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理场所处置,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做到“日产日清”。
5)生态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土壤、植被的破坏,认真落实施工场地的清理和复土、植被恢复及绿化工作。
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为已有渠道整治项目,运营期无“三废”及噪声产生和排放,项目建成后,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3.风险防范措施
项目在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后,环境风险水平可接受。
三、项目名称:都江堰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人民渠流水支渠
建设地点:成都市彭州市濛阳镇、德阳市广汉市向阳镇
建设单位:广汉市水利服务中心
环评机构:成都环汇华院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本项目为既有渠道改建项目,在原渠线上进行改造,拟在成都市彭州市濛阳镇、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向阳镇建设,不新增用地。项目内容及规模:本次整治K1+462~K13+358渠段渠道及渠系建筑物,包括渠道全长11.896km,其中明渠长11.826km,公路涵0.07km/1座;渠系建筑物共计164座;其中K1+462~K6+900段位于成都市彭州市濛阳镇,K6+900~K13+358位于德阳市广汉市向阳镇。项目总投资2866.8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6.84万元。
报告表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边界设置围墙、围栏,施工作业面和临时堆土做好洒水作业,所有运输车辆封闭运输,大风天气停止作业等措施。全面推行建设工地现场标准化管理,严格执行“十必须”、“十不准”的施工管理制度。落实《广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有关规定。
2)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落实高噪设备和高噪作业点的隔声、减振、降噪措施,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加强施工车辆管理,确保噪声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3)施工固废:建筑垃圾、淤泥、土石方和废弃物须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进行分类堆存和处置,做好弃土、废渣的临时堆存、转运的遮挡工作和管理工作,防止其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和水土流失,并认真落实其综合利用工作。建筑垃圾及时清运至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理场所处置,淤泥经车载式压滤机压滤成泥饼后由车辆转运至建渣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做到“日产日清”。
4)施工废水:施渠道围堰基坑排水经沉淀后回用于洒水降尘;施工设备及车辆冲洗废水经隔油处理后回用于洒水降尘;施工场地人员生活污水经移动式生态公厕收集后清运至沿线乡镇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排放。
5)生态影响:工程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土壤、植被的破坏,认真落实施工场地的清理和复土、植被恢复及绿化工作。
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为已有渠道整治项目,运营期无“三废”及噪声产生和排放,项目建成后,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3.风险防范措施
项目在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后,环境风险水平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