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汉结合该市民营经济体量大、产业工人数量多、“两新”党组织覆盖广的实际,注重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引导广大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让产业工人更有力量。
名额分配优先。每年在广汉全市党员发展指导性计划中拿出专门名额发展产业工人、优秀农民工;为产业园区分配机动名额,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发展产业工人。近3年累计发展产业工人(农民工)党员超180名,占比达25%以上。技术骨干优先。在国有企业,优先发展生产一线班组长、业务骨干、技术能手,特别是优秀青年工人入党,做到关键岗位、艰苦岗位有党员,实现党员在生产班组的全覆盖;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优先在生产一线职工、专业技术骨干及经营管理人员中发展党员。常住人口优先。对产业工人的来源、工作经历、发展方向进行整体研判,优先在常住广汉、发展稳定的人员中发展党员,避免出现由于人员流动导致党员发展流程不全、党员发展名额浪费的情况。
全面建立党组织。按照“两个覆盖”工作要求,在广汉全市符合条件的企业中建立党组织260个,覆盖产业工人1.5万余名,让产业工人能感受组织号召、接受组织教育、发展成为党员。全面配备党建指导员。建立1个“两新”党建工作指导总站、6个片区指导组和12个镇(街道)指导站,配备专兼职党建指导员131名,强化党员发展和党建工作指导。加大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培训力度,每年举办培训班进行全覆盖轮训,提升党员发展工作质量。全面落实非公党建经费。扎实开展评星定级工作,创建5星级“两新”党组织10个,4星级11个,兑现“两新”党建奖补资金314万元,返还“两新”党组织党费100万元,为产业工人党员发展、教育、培训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物质保障。
搭建交流平台。每年举办党员发展示范培训班,将优秀产业工人党员聚集在一起交流学习;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全域推广“为村”和“积分制”小程序,将产业工人党员全部纳入,发挥网上党组织作用。搭建示范平台。结合党员积分评星考评管理工作,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明确政治思想好、组织纪律好、业务技能好、爱岗敬业好、为民服务好、廉洁自律好的“六好”标准,鼓励产业工人党员创先争优,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搭建成长平台。坚持把业务骨干党员培养成管理者的工作思路,在职务晋升和待遇提升上优先考虑产业工人党员,广汉全市民营企业中层以上管理者中党员占比达55%。在“两代表一委员”推选中,把名额向生产和生活一线工作人员倾斜,换届后共有50余名产业工人党员成为广汉市“两代表一委员”。
来 源 | 德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