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文旅局凝心聚力、奋发向上,深入践行“文旅争先”战略,全面实施文化旅游提振工程,扎实推进服务发展大局各项工作,广汉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成功获批四川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市、四川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单位,并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天府旅游名县提升建设年度考评,由去年全省31个考评单位名列第15位,提升到今年的全省39个考评单位名列第14位。。(省级以上荣誉)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公共文化服务出彩出新
一是筑牢夯实文化阵地。依托120万元专项资金实现“两馆一站”全年无障碍、零门槛免费对外开放,惠及群众10万人次。投入24万元,打造镇(街道)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样板建设试点1个,新建(续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个。
二是精心推陈群文活动。在常态化举办春节联欢会、初一巡游大拜年、村(社区)文艺调演等活动的基础上,成功举办首届音乐啤酒节、 “万人赏月诵中秋”集中展演等极具话题和效应的活动(音乐啤酒节系广汉首次举办,“万人赏月诵中秋”系省文旅厅重大群文活动),全年累计举办活动达140余场,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100万人次,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三是鼓励扶持文艺创作。充分调动文艺骨干积极性,深入挖掘广汉历史底蕴和人文风采,创作《三星伴月》《古柏佳话》《千年的重逢》《千里万里跟你走》等精品节目并组织参加各级文艺演出,2名文艺骨干获评德阳市卓越文化人才。
四是不断增进文化交流。签订“成德同城暨大港区文博图馆际联盟”协议,组织全市12名镇(街道)文化站站长赴成都市青白江区实地观摩学习,邀请成德眉资四地画家走进广汉开展主题文艺创作采风活动,捐赠图书1000册支持金阳县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二)全域旅游发展善作善成
一是发挥规划“引领力”。加快完成编制《广汉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广汉市乡镇片区公共文化设施专项规划(2022-2035)》《广汉市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区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22-2035)》《德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片区旅游专章(2022-2035年)》《德阳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广汉部分(2023—2027)》,为广汉旅游谋篇布局。
二是抓住核心“影响力”。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新馆于7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现场考察指导。依托三星堆旅游热度,乘势推出“美食、畅游、特产”3张地图,更新《广汉旅游指南》《看堆堆游广汉美食攻略》等宣传资料,连续两年被选为“天府旅游名县巡礼”集中采访宣传点位。截至9月底,全市共接待游客1015.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07.6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9.2%、30.4%。(重要旅游数据)
三是培育本土“新生力”。高位推进德阳文旅名村打造工作,争取各类资金合计16110万元,计划分3年时间打造9个“德阳文旅名村”,今年计划首批打造3个,预计于11月底完成评定验收。(德阳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三星堆龙虎尊茶具获评天府旅游名品。三星堆镇三星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金雁湖公园改造项目获评2023年度四川省“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拟支持项目。(省级以上荣誉)四川(金广)农旅融合产业园获评成德眉资交界地带融合发展启动项目综合评估优秀项目。
四是用好项目“支撑力”。加快推进桃花山A级景区农旅融合提升及易家河坝AAAA级景区亲水旅游项目,茗清雅舍度假村项目基本竣工并投入运营。新引进三星湖五星级文化艺术酒店,总投资6.6亿元。(重大项目)赴成都、重庆、西安开展文旅项目招商推介,与3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计划投资2.5亿元。(招商引资)
(三)文旅行业监管唯实惟先
一是保持安全播出“全”记录。加强广播影视安全监管,为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节庆赛事活动保驾护航,做到全年100%安全播出。
二是试水案件查办“新”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查处分离制度,制定《广汉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行政处罚案件办理程序暂行规定》《广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重大案件审查委员会议事规则》,并探索法律顾问参与案件执行路径,切实捍卫执法真实性、合法性、廉洁性。
三是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组织开展专项安全宣传宣讲活动4次,发放安全宣传资料3000余份。组织开展应急管理培训2期、安全生产演练30余次,为行业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四是交出依法行政“好”成绩。全力参与“奋战一百天·献礼新时代”、“强安2023”等专项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578人次,检查文旅场所628家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6件。处理各类投诉件96件,办结率达100%。
(四)传统文化保护笃信笃行
一是坚持保护为重。有序推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正式启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加快建设三星堆考古研究中心。抢救性清理宋代墓室4座,出土器物28件。完成龙居寺中殿、益兰祠、包公庙抢救性维修工程。统计广汉市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31处81条。
二是专注价值挖潜。三星堆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被列为国家“十四五”申遗重点培育项目。小汉镇柳林村出土的汉代铁桥墩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国家定级)。汉剧、南丰非遗小镇被评为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遗体验基地。(省级认定)留青竹刻储备传承人罗邦强、姜虎凭借作品《佛手冶云》《比翼鸟》分别荣获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遗竞技赛最佳匠心奖、最佳新星奖。认定广汉市首批非遗工坊3个。
三是加强活化利用。举行2023年秋季祭孔典礼,让群众沉浸式体验儒家文化。一级文物“十二生肖金膀圈”借展重庆市长寿区博物馆。商圈联动开展非遗展销主题活动,刺激消费30余万元。缠丝兔、金丝面、连山回锅肉等非遗美食获四川新东方文旅——走进四川节目组推荐。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脚踏实地走好文化惠民之路。持续做好“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打造第三批镇(街道)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样板建设试点,打造2个以上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指导完成全市16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组织实施2024年元旦春节、“自然和文化遗产日”等系列活动。
(二)攻坚克难提高旅游发展之速。推进主题旅游线路建设。加快易家河坝、桃花山A级景区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申报进度,争取开工建设。积极谋划文旅产业孵化中心专项债券项目。依时序落实推进德阳文旅名村创建任务。创建3A级景区1个。策划举办连山露营季、中国旅游日等旅游宣传推介活动10余场。制作(更新)城市旅游形象宣传片、图片,推出网红打卡点视频,开发文旅小程序。
(三)义不容辞扛牢行业安全之盾。落实落细行业监管责任,强化“双随机”力度和覆盖面,健全完善文旅企业“三个清单”。 针对重点文旅行业场所深入开展消防、燃气、自建房等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探索建立旅游投诉快处快办及游客服务前置工作机制。
(四)凝心聚力守好文化传承之业。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阶段性工作。启动 “保保节”申报国家级非遗筹备工作。争取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完成雒城遗址城墙房湖公园段保护修缮工程。为31处不可移动文物制作文物保护标志碑。编制部分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方案。持续抢救性保护修缮文保单位。
广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3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