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记者再一次来到广汉市金鱼镇上岺村蹲点采访时,一个响亮的声音从门外传入上岺村党群服务中心。
“书记,我刚巡完河,过来看看你这儿有没有啥需要帮忙的。”说话人名叫牟世龙,是上岺村本地人,由于岁数大,本村的村民都尊称他一声牟叔或者牟伯。洪亮的声音、稳健的步伐,丝毫看不出眼前的老牟已经71岁。
老牟的工作经历很丰富,最开始在村上搞青年工作,后来又去了金鱼镇政府从事农业多种经营,退休后还去了一家禽业公司工作。不过他更享受现在这份新的工作——上岺村6组的一名网格员。
“很多人说退休了就该‘松口气、歇歇脚’,我觉得我还干得动。”牟世龙告诉记者,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网格员作为“神经末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了解负责片区的村民基本情况,要为村民的急难愁盼第一时间想办法,更要把好的政策、精神宣传到村民家中。
但另一方面,网格员的工作又很“杂”——巡河、打扫区域卫生、安全隐患排查、走访入户等等什么都要会、什么都得干,按照他家里人的说法,“退了休比上班的时候还忙!”
工作繁琐,但是老牟却把它当成了生活日常,很多时候都是“捎带着”就能把工作做完。
“早起锻炼的时候,就顺带着沿河道巡逻,发现有下河钓鱼的,就将他们劝离。下午没事儿去喝茶,顺便也能给茶馆的村民们讲讲最新的国家政策。”牟世龙告诉记者,有件事情让他印象深刻,今年8月,也是在早晨日常巡河的过程中,他和另一名网格员发现一名青年因电瓶车机械故障而掉入沟渠中,立即同村民们一起救助,并捞起电瓶车,挽救了一条生命。“就是这样的‘偶然’,更让我觉得这份工作很有价值。”
上岺村每个月5日、6日都会开展干群连心走访活动,走进村民家中,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反映他们的诉求和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把涉农兴农政策说清晰、说到位。
“有些政策可能一时间居民不太理解,不能硬碰硬地给人家讲,而是要委婉一点,多说几次、多举例子、反复沟通,村民们慢慢就理解和支持了。”牟世龙说,时间久了,信任也就累积起来了,现在他已经和负责片区的村民们处成了“一家人”。
采访尾声,当记者还想问问牟世龙下一周的工作安排时,一阵铃声响起,牟世龙拿着电话边往外走边喊道:“晓得了,马上来哈……”轻快的步伐间,老牟又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