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专区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基本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动态信息 / 正文

关于印发《广汉市文化旅游行业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4-18 来源:市文旅局 点击量: 【字体:】【打印 分享:

各股室(队),基层单位:

现将《广汉市文化旅游行业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广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4年4月16日


广汉市文化旅游行业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2024年全市文化旅游安全生产工作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德阳市委九届历次全会及广汉市委十五届历次全会决策部署和全国、全省、德阳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健全完善安全生产体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大起底大整治大宣培大提升治本攻坚专项行动,进一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力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坚决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稳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确保全市文化旅游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强化政治引领,整治突出问题

(一)坚决扛起安全生产政治责任。党组会议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其纳入党组宣传工作重点,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作为局党组、班子成员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培训的重要内容,作为企业主要负责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全面系统学习,进一步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切实提升局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文旅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

(二)持续推进安全领域突出问题和作风不实、欺上瞒下等问题专项整治。巩固专项整治成果,深入纠治“重应急轻管理、重检查轻执法、重调查轻治理、重声势轻效果”的“四重四轻”问题,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形成全链条闭环管理工作格局,以专项整治实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二、强化履职尽责,落实安全责任

(三)推动文旅行业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指导企业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人员等投入保障力度,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行动,推动各镇(街道)、各产业园区、其他有关部门组织对本辖区本行业领域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督促指导企业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发生重特大事故负有责任的,明确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

(四)推动本部门本行业落实安全生产行业监管责任。严格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将安全生产纳入重点工作,压实各镇(街道)、各产业园区和各类风景区等功能区的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完善部门间信息共享、会商研判、抄告函告、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提升监管执法质效,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倒逼企业将安全生产责任和防范措施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建立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内部安全生产工作机制,细化内部责任分工,配齐建强工作力量。

三、强化治本攻坚,加强隐患整治

(五)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根据全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四川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德阳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德阳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结合广汉实际,制定《广汉市文化旅游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围绕破解当前安全生产领域瓶颈性、根源性、本质性问题,文化和旅游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六大行动”,着力在制度机制上补短板,在责任落实、安全文化上夯基础,在安全科技、安全工程上促提升,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加大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力度,确保2024年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起底大整治大宣培大提升治本攻坚专项行动。聚焦落实落细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大起底为基础、大整治为手段、大宣培为保障、大提升为目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起底大整治大宣培大提升治本攻坚专项行动,切实掌握安全底数、落细安全责任、化解安全风险、增强安全意识、营造安全氛围、提升安全能力,凝聚全市上下“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保安全”的强大合力,全力打通“最后一米”,切实推动文化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在“最小工作单元”落地见效。

(七)深化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深入实施《四川省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挂牌督办办法》,指导企业健全完善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进一步加强群众身边突出安全隐患整治,强化营业性演出、娱乐场所、剧本娱乐、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旅行社、A级旅游景区、星级旅游饭店、等级旅游民宿、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等行业领域安全管理,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举报的身边安全隐患,开展跨部门联合排查整治,强化责任倒查,守牢群众文化娱乐和旅游公共安全底线。

(八)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推广应用四川省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四川安全码”作用,推动落实“一处一码、码里呈现、码中明责、码上履责”,积极应用“四川安全码”,准确掌握企业基本信息、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安全管理情况,不断提升精准化、专业化督查检查能力。推动企业持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全员岗位责任清单、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日常检查清单等,实行照单操作,闭环管理,切实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能力。

四、强化重点领域,加强安全监管

(九)加大对旅行社旅游包车“五不租”检查督导。将查验旅游包车企业和营运车辆资质资格、签订规范的租车协议、开展旅游线路产品安全评估、随意调整旅游团队行程等纳入常态化检查范围。会同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做好旅游客运安全带管理和使用工作,督促指导旅行社将游客规范使用安全带作为旅游安全全链条管理的重要环节,在订立用车合同时明确约定安全管理责任,做到游客出行期间全程规范使用安全带。

(十)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积极运用有关协调机制,指导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建立健全洪灾、地灾防范制度,加强汛期巡查,在临山、临水、临崖等危险地段设置警戒线、警示牌、防护栏、大喇叭等必要设施。常态化对洪灾风险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关键部位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建立专项问题隐患清单台账,完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问题整改彻底。持续将气象服务纳入旅游安全保障范围,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及时发布气象信息提示和旅游风险预警等。

(十一)强化室内文旅场所消防安全监管。督促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和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明确消防安全组织架构,完善灭火疏散预案,定期开展全员培训和灭火疏散演练;有效落实防火巡查检查、用火用电管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消防设施器材维护保养等制度要求,定期检查岗位责任落实、用火用电用气和消防设施、安全疏散、防火分隔、违规住人、易燃可燃材料使用等方面内容,督促落实各项火灾防范措施,及时清理周边的易燃可燃物,有效降低火灾事故风险。对检查发现的突出隐患和风险,要建立整改责任清单,细化整改措施和时限。

(十二)加强特种设备及燃气安全监督管理。会同相关部门对文旅经营单位内的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开展安全治理,督促使用单位及时对特种设备进行检验,开展经常性维护和自查,加强操作人员日常培训力度。配合相关部门对涉及燃气使用的文旅企事业单位持续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督促相关单位禁止使用不符合国标或假冒伪劣燃气器具,按照相关要求完成“瓶改管”“瓶改电”工作,100%按规范要求安装、使用和每年检测可燃气体探测器及燃气紧急切断阀。

(十三)抓好重要时期、重要时段、关键节点的安全工作。春节、国庆节等重要节假日以及汛期、暑期、冬春季节森林防灭火等重点时段,集中力量开展安全生产明查暗访和专项检查。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局班子成员适时下沉一线、包干负责、紧盯看牢。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主动加强工作对接,会同专业力量共同应对重点时期突发事件。加强联合检查执法,充分利用有关机制积极协调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形成监管合力。

五、强化指导服务,从严监管执法

(十四)持续加强专家指导服务。切实发挥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和安委会专家委员会作用,借助相关部门专业优势、行业资源以及安全生产专家库,充分利用外部专业力量提高执法检查质效。组织专家对重点文旅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执法指导帮扶,帮助摸清企业安全生产的真实状况,帮助企业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推动隐患闭环整改,切实提升基层安全监管能力。

(十五)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穿透力。推广运用联合执法、“四不两直”暗访等方式,加大对无需审批备案但具有较大安全风险的企业现场执法检查力度。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执法专项行动,坚持严格执法与指导服务并重,将“服务”融于“执法”,助力企业安全发展。要从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标准、行政许可等方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定期研判行业安全形势,运用检查、通报、约谈、教育培训等方式开展行业安全管理,指导督促企事业单位落实安全责任。

六、强化应急能力,推进素质提升

(十六)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修订完善广汉市文化旅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各类应急预案之间有效衔接。健全安全生产事故现场指挥协调机制、区域应急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规范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加强应急救援实战演练,备足备齐应急救援物资、器材和装备,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科学救援。

(十七)推进全民安全素质意识提升。培育公众安全意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安全宣传咨询日、“全国交通安全日”“安康杯”竞赛等活动。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二)》《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宣传,广泛开展安全公益宣传和应急科普宣传,组织开展主题采访活动,因地制宜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探索应急广播机制进企业,推动“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加强企业安全培训,夯实全员岗位责任,健全教育培训效果督导检查机制。定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提升企业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自救技能。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