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城市安全管理的日益增加复杂性与挑战性,人大代表们没有退缩,他们主动作为,深入到城市街道的各个角落,从基础建设到公共安全,从生活安全到生产安全,通过与辖区居民、企业、街道政府部门的广泛交流,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准确掌握了城市安全管理的现状与短板,为后续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蔡定芝来自金雁街道沱水社区的一名选民代表,她生活在金雁,工作服务在金雁,是一名小区物业服务从业人员。她有着丰富的物业服务经验,深知辖区居民对居家安全要求的迫切,她多次提议构建辖区安全管理网络,并将小区居家安全管理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广汉市人大代表邓涛是金雁辖区的一名企业主,同时他也是金雁企业商会的会员,常常有企业主向他反映单个企业夜间安全照护成本高,管理困难的痛点。他记心里,积极向街道反映,还召集商会的成员单位一同出谋划策,如何把资源集中起来,共同维护生产经营企业夜间安全。代表在一起碰头,各自述说着不同领域对安全的迫切需求,开始一同谋划着如何构建集约式安全体系架构。经过调研发现:金雁街道具有城市建成区、城郊结合部、近郊农业区、工业发展区的复杂城市构成,每个部分对于安全管理的要求和需求存在差异,传统的“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条块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不能有效覆盖多样化城市组成结构带来的安全管理挑战。于是,代表们积极推动金雁街道重塑城市安全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着力构建统一的、高度集成的街道顶层安全管理指挥管理体系,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把各类安全管理要素统一集成,实现安全要素管控集约化、指挥调度控制要素融合化、安全应急反应管理集中化,最大限度整合各方面优质资源、节约人力、物力资源,最大程度提升城市安全管理效能。
金雁街道主动顺应民意,成功打造城市安全管理指挥中心,实现“一盘棋”统筹指挥调度辖区城市安全管理关键要素。
一是打造城市安全管理指挥中心。
筹措资金100余万,建成广汉市首个镇级应急指挥中心,中心占地200平方米,纳入治安、安全生产、环保、灾害抢险救援等各方面全链条指挥调度要素,涵盖居民小区、工业企业、河流、道路、城市内涝等各类型应急救援场景,推动组织领导、指挥调度、应急处置实现集中统一。中心依托全覆盖可视化网络、应急广播等系统,整合利用雪亮工程、天网工程等系统数据,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预警信息的分析、研判、处置、反馈机制,实现消防、安全等应急处置事件人员到场时间由30分钟缩减至10分钟以内,极大提升应对各类灾害事件的预防、救援、善后等应急能力。
二是建成城市综合治理协会。
坚持“全员参与、共同提升、齐抓共管”的原则,发动社会组织、企业联合建立“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会”,把分散的公众资源力量“聚起来”,弥补了传统应急力量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全面提升了群众、企业等主体参与基层应急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协会由100余家生产型企业及大部分商业小区、服务型企业作为会员单位,由6名理事负责日常管理运行,常驻巡逻队员10名,工作人员2名,配备消防车1辆,巡逻车辆2辆,消防设备、抢险设施等20余台(套),并建立了辖区企业、小区等24小时巡逻的工作机制,以及前置化发现处置治安、安全、环保等方面情况的应急反应机制,截至目前,已累计响应处置火情20余起,消除涉财隐患1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