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过后全国各地的气候都将进入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
一、冬至 · 三候
一候蚯蚓结
冬至时节,阳气虽然已经生长,但是此时的阴气仍然十分强盛,所以此时在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
冬至时节,阳气萌动渐生,麋因为感受到阴气的逐渐消退,于是解角。
三候水泉动
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二、冬至 · 习俗
1.吃饺子
吃饺子是中国北方冬至的风俗之一,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所以在冬至这天吃饺子寓意着冬天不寒冷。
2.放爆竹
在一些地区,人们会在冬至这一天放烟花和爆竹,希望驱走邪恶、祈求好运。
3.糯米饭
在江南和广东一带,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和糯米饭的习俗,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4.吃汤圆
汤圆是冬至节日中另一个著名的食品,通常由糯米粉制成,内馅则有红豆沙、芝麻糊等,象征着团圆和完整。
5.吃羊肉
羊肉温热之性恰能驱散寒邪,为人体补充阳气,抵御外寒,是顺应时节的养生之选,助人们平安度过寒冬,也为来年阳气升发奠定基础。
三、冬至 · 诗词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
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
不是花时肯独来。
四、冬至 · 禁忌
在这数九寒天里千万别犯8个禁忌否则容易落下病根!
1、忌整天不开窗
冬天来临,很多人怕冷不敢开窗。殊不知,反而容易诱发疾病。长期不开窗,不能使室内空气保持新鲜、流通,很容易造成各种病原微生物滋生,包括病毒、细菌、霉菌等,而且一旦发生感染,也容易传染给家人。
2、忌洗澡时间过久
盆浴在20分钟以上,沐浴5分钟以上,这种长时间泡澡、洗澡很容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对老人来说,甚至会因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需要提醒的是,洗澡时过高的温度虽然会带来短暂的温暖和舒爽,但持续用过高的水温洗澡会增加心脏负担,带来心脏缺血缺氧,引发危险。
3、忌过早去锻炼
冬季运动宜迟不宜早,最好不要很早就出来运动。这是因为冬季的早晨,天气比较寒冷,这很容易使得血管收缩,造成血压增高。
4、忌憋在家不出汗
冬季人们外出活动减少,出汗现象变得“难得一见”,长期不出汗会影响健康。因为人们穿得厚、住得暖、活动减少,常会造成体内积热不能适当散发,加上冬令饮食所含热量较高,很容易导致上火。
5、忌熬夜不午休
冬季应早睡晚起,但因天气寒冷,睡眠会受到一定影响,建议有条件最好睡个午觉,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6、忌情绪起伏大
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7、忌进补过度
很多人在冬至节气进补,但是过度进补就会造成燥热。不是一味地吃大鱼大肉就是对身体好,进补需适当。
8、忌蒙头睡觉
冬季,有些人喜欢用被子蒙头睡觉。其实,这个做法对身体并不好。这样睡觉空气难以流通,氧气量会逐渐减少,二氧化碳难以散出,令人呼吸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