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近年来,广汉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连续4年位居全省县域经济平原地区先进县第一名。回顾发展历程,1994年至2007年,广汉连续14年入选全省“十强县”,可以看出,广汉发展最好的时期绝大多数时间处于德阳市管辖之下,所取得的发展成果离不开德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2008年,由于“5·12”特大地震等原因,广汉退出全省“十强县”,2016年,广汉综合实力名列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第13位。目前,全省“十强县”中除了成都新津县外,其余全是成都市和其他地级城市的市辖区,足见市辖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明显优势。
为了支持广汉率先发展、优先发展,德阳市委、市政府总结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制定成德同城化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广汉要率先建设成为成德同城先行融合区,就是要全力支持广汉更好地发挥区位优势,主动承接成都经济辐射,尽快融入成都经济圈,促进广汉快速发展,早日重返“全省十强”。
一是关于三星堆
三星堆文明发现于广汉,所以有“广汉三星堆”这样的说法。在日常宣传推介的时候,走出德阳可以介绍为“德阳广汉三星堆”,走出四川可以介绍为“四川德阳三星堆”,走出国门可以介绍为“中国四川三星堆”,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规范化简称,不存在弱化谁的问题。在德阳市层面推动的工作中,将德阳管辖范围内的资源进行命名时配以“德阳”二字,或者在宣传德阳时介绍广汉的资源,既标明了工作主体,同时也促进了对广汉的宣传,提升了广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存在去“广汉化”的问题。
二是关于德阳高新区
德阳高新区前身为广汉经济开发区,根据相关政策规定,申报国家级高新区只能以地级市为申报主体。所以只能以德阳高新区命名申报,申报成功以后,高新区已建成区范围(原经开区范围)管理体制、区域范围、财税收入都未改变,仍归属广汉市本级(撤市设区后也同样如此)。新规划的40平方公里新区,按照“德阳、广汉两级共同投入,共建共享”的原则进行开发建设,且启动资金均由德阳市级财政保障融资投入(广汉市本级财力保障尚不具备此能力),德阳高新区的经济指标、财政税收均可与广汉市并表统计,成为广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同时,德阳高新区从班子成员到普通干部,除德阳市委统筹干部交流使用外,绝大多数为广汉本地成长的干部,已成为广汉干部干事创业的重要平台。为更好地融合发展、推进工作,德阳市委决定,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由广汉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兼任,内设机构也与广汉市级部门双向交流挂职,体现了德阳市委、市政府对广汉的充分信任和全力支持,不存在与广汉争利问题。
三是关于民航飞行学院
飞行学院的全称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规范简称为“中飞院”。“广汉飞院”系广汉本地民间俗称,非规范用语,其规范名称不会因广汉撤市设区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