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
长者专区
适老版
智能问答
旧版

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重点工作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工作推进 / 正文

广汉采用新技术 培育新品种 蔬菜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丰”景

发布时间:2025-04-27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点击量: 【字体:】【打印 分享:


眼下正是春耕的关键时期,广汉各镇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有关工作,跑好春耕生产第一棒,为新的一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在金轮镇东禅寺村的育苗大棚内,工人们正忙着嫁接一批茄子苗。据基地负责人介绍,今年采用托鲁巴姆砧木嫁接技术后,茄苗抗病性提升60%以上,根系发达程度增加40%,单产可提高30%,且能有效克服连作障碍。

蔬菜种植户李杨良:我们靓丽品种它的粗度长度更加适合我们西南市场,它更亮,亮度更加好,然后长度更加合适,市场上面对这个品种还是比较认可的,我们销量一年可以达到100万的样子。

除嫁接技术外,基地引进了全自动化育苗装备。在大棚内,全自动播种机正高效运转,精准完成覆土、压孔、播种、再覆土等工序链式作业。

蔬菜种植户李杨良:我们设备是一套全自动播种机,他从覆土、压孔、播种,然后再盖土一系列操作,它相当于以前20个人操作的样子,每天可以达到4000盘左右。

当下也是折耳根收获的黄金时节,在高坪镇园龙村的折耳根基地内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开挖新鲜折耳根,确保及时供应市场需求。

折耳根种植户谢厚刚:在园龙村种了有七八十亩田,现在正在采收,采收买主全国各地都在要什么,销量是大。

基地采用春采嫩叶、秋挖鲜根的轮作模式,亩产可达5000斤,通过冷链物流48小时内可抵达全国30余个城市。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动下,参与折耳根种植的村民也是越来越多,折耳根种植过程中的施肥、除草、冲挖等环节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务工机会。

高坪镇园龙村村民李俊:离家很近,在这做活路的很方便,一天能挣100多块。

高坪镇园龙村党委副书记李和强:现在采用的公司+农户+专合社,像我们现在在高峰期的时候,平均每天带动村民每天有三四百人,每一个村民要增收1万多块钱。

今年以来,广汉引导农业企业、合作社、大户等有能力、有条件、有技术的人员往智慧农业发展,增设智能联栋大棚、滴灌带、水肥一体化等智能化、现代化设备,提高蔬菜产量。同时,积极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领域深入应用,促进农业生产更便捷、管理更高效,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注入了活力。曾纪翔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