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故事】穿越时代,融妹儿带你看广汉农业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1-11-29     来源: 市融媒体中心

尘封的老照片讲述着历史,

每一张泛黄的老照片

都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

见证着

广汉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由广汉市委宣传部主办

广汉市文体旅游局、

广汉市融媒体中心、

广汉市图书馆、

广汉市摄影家协会承办的

《回顾广汉历史 寻找照片中的故事和你》

有奖征集活动中,

上一期我们为大家讲述了

易家河坝风景区“前世今生”的故事。

【老照片故事】旧貌换新颜!看易家河坝如何蜕变~

△摄影:郑军

今天的老照片故事,

融妹儿带你走进

广汉农业的发展史~

时间是最真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汉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也深刻影响着农民和农村,经营模式由分散到适度集中、作业由人工到机械、农民由温饱到小康,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广汉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的步伐加快。

全国第一个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拍摄纪录片《抓阄》工作照▲

1976年,

广汉县金鱼公社凉水村6队、9队悄悄把生产队的田埂“分”了,

社员拥有了生产队田埂的经营权,

且收成归己。

1977年初,

广汉县西高公社5队第2生产队把全队土地分成三个等级,

根据等级优劣搭配,

使用传统的抓阄办法,公正分配土地。

西高公社这次大着胆子的抓阄,

不仅是一种简单的仪式,

也标志着中国农村改革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全国第一个摘掉人民公社牌子

(向阳公社摘牌)▲

1980年9月,

广汉向阳率先摘下“人民公社”牌子,

恢复“向阳乡人民政府”建制,

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向阳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

近期,

融妹儿有幸采访到

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员王少华老师,

他从事农业方面相关工作30余年,

就让他来为我们讲述广汉农业的变迁史~

“广汉农业这40多年来的变化非常大,无论是生产方式、作业方式还是经营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前的传统农业变化至今,广汉已初显现代农业的特征。”

接下来,

王少华将从粮食品质提升、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技术发展、

农业机械提升等方面来讲述广汉农业的巨大变化。

品种革命

上个世纪末,为解决填饱肚子问题,广汉一直在追求粮食产量的提高。自从杂交水稻问世后,广汉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实现了品种的飞跃式发展,解决了温饱问题。到了本世纪初,广汉水稻又实现了品质的提升,在品种优化方面上了新台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广汉市农业部门针对群众这方面的需求不断地筛选引进优质品种。到2020年后,广汉水稻品种基本在3级以上,甚至有一半是国标2级以上,还有部分是国标1级,不仅品质有所提高,就连口感也让人爱不释手。

品种是决定作物单产和品质的根本因素,

品种的更新换代是粮食增产提质的关键,

产量、品质的不断提升

见证了广汉农业的进步~

配套技术发生变化

1、耕作技术

《机械插秧》作者:张继忠▲

80、90年代,广汉水稻插秧基本靠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工种植,到2000年时,随着承包耕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流转面积不断增大,开始示范机插秧技术,实施育毯状机插秧,节约了大量秧田和人工。2010年后基本实现播种全程机械化,这已成为广汉目前主要的育秧方式。

几十年间,广汉小麦播种经历了翻耕、旋耕牛开沟,人工条播和免耕撬窝点播;人工免耕机条播;机械化播种等方式,目前已实现小麦机械播种收割100%。

机械收割▲

广汉油菜栽培方式由最初的翻耕育苗移栽、免耕育苗移栽到2021年的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机械化直播、机械联合收割,将油菜收割、晾晒、收打几个步骤一次完成,实现油菜生产由人工向机械的完美转变。

2、植保技术

1980年代,为了提高单产量,大量有毒农药被允许进入了农业生产,到了1990年代,广汉开始重视质量安全、提倡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绿色防控——性诱剂▲

2010年代,各类物理生物防治技术和生物农药、绿色防控产品全面取缔高毒、高残留农药。农药使用量大量减少,更多的是运用物理方式进行杀虫,如太阳能频振杀虫灯、性诱剂、无人植保飞机等,让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

3、施肥技术

《精细管理》 作者:张继忠▲

上世纪80,90年代,农业生产使用的化肥主要以尿素、氨水、氯化钾等单质肥料为主,农家肥以堆沤渣肥、猪粪尿为主,施肥全靠人工撒。

到2000年后,广汉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施肥采用底肥机械撒施、追肥人工撒施;2010年开始重视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的施用,推广水稻侧深施肥和小麦种肥混播,施肥全程机械化。

改革开放40多年间,

广汉农业配套技术经历了

由传统人工模式到人与农机农艺结合

再到高质高效机械化操作的完美转变。

农业机械不断提升

毛主席曾说过:“农业要实现现代化,首先要实现机械化。”

《秋收秋种》作者:张继忠▲

《新粮入库》作者:张继忠 ▲

1980年代,广汉农作耕地主要依靠牛,农具也只有犁和耙,极少有拖拉机旋耕作业。水稻、油菜等采用人工育苗移栽方式,施肥靠肩挑背扛,人工喷撒农药防治病虫害,丰收时全是人工来,那时的农民生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1990年代,耕作机具有了长足发展,犁田和旋耕基本实现机械化。2000年后,特别是2004年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民有了购买农机具的动力,农业机械迅速发展,耕田环节全面机械化。广汉开始示范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和小麦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随着久保田收割机的引入,农业机械化收割水平显著提升,水稻、小麦收割基本实现联合收割。

2010年代,随着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和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新型主体对农机的需求明显增加,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进入井喷期。

2020年,广汉粮食生产耕、种、防、收、烘、秸秆收集全面实现机械化,水稻播种流水线、小麦播种施肥一休机、小麦带状旋耕播种机、无人植保飞机、北斗自动导航插秧机、秸秆收集打捆机、机械式粮食烘干机等作业机械,已成为粮食生产的标准配置,主要农作物农机综合作业水平85%,领先全省。

农机是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标志,

从传统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农民双手,

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都必须依靠农机的进步,

农业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农机现代化,

农机发展历程是广汉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缩影。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高

以前都是靠天吃饭,到什么季节种植什么粮食蔬菜,但现在不一样了,各类大棚、中小棚、温室等农业基础设施遍地开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业生产的时空分布,让我们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瓜果蔬菜供应,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广汉蔬菜、粮油高标准农田▲

王少华告诉融妹儿,广汉从原来的中低产田改造到现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标准越来越高,田间沟渠、道路和田型都更适合现代农业生产,目前的成果也很显著。截至去年年底,广汉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已达31万多亩,占整个耕地面积的70%左右,现在广汉大部分农田更适合机械化作业。

一张照片就是一段活的历史,

一张照片就是一次穿越时空的碰面,

今昔对比,天壤之别。

老照片见证了广汉日新月异的变化,

更迭交替中,唯一不变的,

是广汉人积极进取、不断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