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街道),市级各部门,高新区管委会各部门,三星堆管委会各部门,相关产业园区:
《广汉市突发事件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应急预案(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广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8月15日
广汉市突发事件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应急预案(试行)
1总则....................................................................................................... 4
1.1编制目的................................................................................... 4
1.2编制依据................................................................................... 4
1.3适用范围................................................................................... 4
1.4事件分类分级.......................................................................... 4
1.5工作原则................................................................................... 5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6
2.1市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应急指挥机构................................... 6
2.2市指挥部及办公室职责......................................................... 6
2.3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7
2.4现场指挥组............................................................................... 7
3预防预警.............................................................................................. 8
3.1预防预警机制.......................................................................... 8
3.2预警信息收集.......................................................................... 8
3.3预警信息处理.......................................................................... 9
4应急响应............................................................................................ 10
4.1分级响应................................................................................. 10
4.2先期处置................................................................................. 10
4.3响应措施................................................................................. 11
4.4信息报告与处理.................................................................... 14
4.5信息发布与舆情.................................................................... 14
4.6响应结束................................................................................. 15
4.7总结评估................................................................................. 15
5应急保障............................................................................................ 15
5.1应急队伍保障........................................................................ 15
5.2装备物资保障........................................................................ 16
5.3专家技术保障........................................................................ 16
5.4应急资金保障........................................................................ 16
5.5宣传工作保障........................................................................ 16
5.6应急演练保障........................................................................ 17
5.7应急培训保障........................................................................ 17
6附则.................................................................................................... 17
6.1责任与奖惩............................................................................ 17
6.2预案管理与更新.................................................................... 17
6.3预案监督与检查.................................................................... 18
6.4解释部门................................................................................. 18
6.5预案实施时间........................................................................ 18
附录1广汉市突发事件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应急指挥体系....... 19
附录2广汉市突发事件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应急响应流程....... 20
1总则
1.1编制目的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提高我市突发事件交通运输保障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为迅速、有序、高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有力支撑,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全有序运行。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交通运输综合应急预案》《四川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四川省突发事件交通运输保障应急预案(试行)》《德阳市突发事件交通运输保障应急预案(试行)》《广汉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等。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广汉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突发事件,需公路、水路等交通运输行业提供应急保障的情形。
1.4事件分类分级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四川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广汉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规定,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造成损失、危害程度、可控性 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各类突发事件具体分级标准在市级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中予以明确,发生相应突发事件时,本预案根据规定参照执行。本预案所指突发事件包括四大类: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急性中毒事件、食品和药品安全事件、动物疫情、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油气供应中断突发事件、金融突发事件、涉外突发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等。
1.5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以防为主、防抗结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开展突发事件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工作,为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保障。
(2)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分级响应。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由交通运输、公安、应急、消防救援等部门负责本级突发事件交通运输应对工作。
(3)快速反应、高效保障、协调联动。完善应急工作响应程序,做好突发事件的信息处理和报送工作,整合行业和社会应急资源。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健全地区间、行业间、部门间应急协调联动机制。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市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应急指挥机构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市应急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下,广汉市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指挥部)负责指导、组织和协调突发事件时的抢通保通保运等运输保障工作,落实市级突发事件指挥部安排的有关保障任务。必要时,在市指挥部或市应急委专项指挥机构统一领导下,可由市交通局会同公安、应急等部门在事发地联合成立运输保障现场指挥组(以下简称现场指挥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现场运输保障应急工作。
2.2市指挥部及办公室职责
市指挥部实行指挥长负责制,由市政府分管交通运输工作副市长担任指挥长,市交通局主要负责人及市公安局、市应急局、市消防大队分管负责人担任副指挥长,统一领导、组织指挥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应急工作。
市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交通局,负责承担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交通局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各成员单位1名分管负责同志担任。主要职责:处理协调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工作的日常事务;收集汇总有关工作情况;做好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传达贯彻上级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突发事件的公路水路运输应急保障的组织协调工作;督促应对突发事件公路水路运输保障的各项处置措施;牵头组织编制完善全市突发事件公路水路运输保障预案;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2.3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成员单位由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应急局、市消防大队等单位组成。必要时可吸收其他单位(部门)参加。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为:
市交通局:牵头组织协调突发事件公路水路运输保障,负责公路水路抢通保通保运工作。
市公安局:负责受突发事件影响区域的交通警戒和交通管制等应急保障工作。
市应急局:指导、协调应急救援队伍参与突发事件交通运输应急救援工作。
市消防大队:负责组织指挥消防救援人员参与突发事件公路水路运输保障行动。
2.4现场指挥组
市交通局分管负责同志担任指挥长,市指挥部成员单位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副指挥长。主要职责为:按照市指挥部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加强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督促和指导有关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工作,协调支援交通运输应急资源,根据需要依职责提供必要的公路水路运输保障。
3预防预警
3.1预防预警机制
各成员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如下预防预警工作:
(1)建立会商机制,做好信息传递。当有关部门发布较大及以上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时,与气象、地震、水利、自然资源、应急等部门积极交流对接,加强信息分析,并落实专人及时传递预报预警信息,重点做好极端恶劣天气、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的应对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2)针对其他(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可能对交通运输运行产生影响的情况,按照相关程序处置预警信息。
3.2预警信息收集
各成员单位加强日常沟通联系,强化预警信息互通,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信息收集内容及主要来源如下:
(1)国家重点或紧急物资运输通行保障需求信息。
(2)气象、地震、水利、自然资源、卫健、公安、应急等有关部门提供的监测和灾害预报预警等信息(含公布信息和秘密情报信息)。
(3)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提供的公路损毁、交通中断阻塞、旅客滞留,码头、交通枢纽、客货场站等监测信息,以及其他可能诱发交通运输系统风险的信息。
(4)其他有关信息。信息收集内容包括预计发生事件的类型、出现的时间、地点、规模、可能引发的影响及发展趋势等。
市委总值班室电话:0838-5222111,传真:0838-5223979;
市政府总值班室电话:0838-5222211,传真:0838-5220809;
市交通局值班室电话:0838-5223706;
市公安局值班室电话:0838-5222032;
市应急局值班室电话:0838-5223373;
市消防大队值班室电话:0838-5567551或119。
3.3预警信息处理
根据《广汉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可以预警的主要事件类型有: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公共卫生事件,且预警级别的确定和信息发布是由各级事件应对主责单位(部门)负责。按照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预警级别由高到低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
各成员单位在接到红色(一级)、橙色(二级)、黄色(三级)蓝色(四级)预警信息时,视情调度预警乡镇(街道)各自领域应急防范工作,依职责加强应对工作指导,督促落实有关应急保障工作。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根据《广汉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市级层面应急响应由高到低分为四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经市指挥部办公室分析评估,认定灾情或事件达到启动标准,向市指挥部提出如下分级启动建议:
初判发生特别重大(一级)、重大(二级)突发事件时,由广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报德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决定后启动实施一级、二级应急响应;
初判发生较大(三级)突发事件时,由广汉市指挥部指挥长报广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决定后启动实施三级应急响应;
初判发生一般(四级)突发事件时,由广汉市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报广汉市指挥部指挥长决定后启动实施四级应急响应。
4.2先期处置
较大、重大或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各成员单位领导班子和主要业务部门、应急部门全体同志立即赶赴各自单位应急指挥场所组织开展相关先期应急保障工作,分管应急负责同志和应急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立即赶赴市指挥部或市专项应急指挥机构领受相关指令。交通运输、公安、应急等有关部门要掌握基本情况和交通应急抢险力量储备情况,迅速准备各项交通应急保障物资、队伍和装备部署,积极开展抢通保通保运及有关抢险作业先期处置工作。
4.3响应措施
当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时,各成员单位在市指挥部的领导下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响应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1)立即启动市级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应急行动预案,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
(2)应急行动期间,在市指挥部办公室设立24小时昼夜值班,由各成员单位派员参与,与市应急指挥机构、现场指挥部、各应急队伍保持联系,收集、整理突发事件信息和运输保障应急行动进展情况,传达市应急指挥机构和市指挥部的指令;
(3)各成员单位根据本方案所明确的职责分工,履行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应急行动相关职责,做好突发事件信息分析研判和情况摸排等工作;
(4)实施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应急行动时,各成员单位迅速落实应急运输保障队伍,征调抢险机械设备,征集运输车辆,组织开展抢通保通保运以及有关抢险作业工作,根据需要做好跨市、跨部门的协调调度及支援保障等工作;
(5)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在应急队伍、装备、物资、资金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和协调,根据需要派出工作组及技术专家到现场给予指导;
(6)全力配合上级有关应急响应工作,及时报告有关工作开展情况。
当启动二级应急响应时,各成员单位在市指挥部的领导下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响应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1)及时召开联席会议,立即启动市级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应急行动预案,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
(2)应急行动期间,市指挥部办公室加强与市应急指挥机构、现场指挥部、各应急队伍保持联系,收集、整理突发事件信息和运输保障应急行动进展情况,传达市应急指挥机构和运输保障市指挥部的指令;
(3)各成员单位根据本方案所明确的职责分工,履行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应急行动相关职责,做好突发事件信息分析研判和情况摸排等工作;
(4)实施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应急行动时,各成员单位迅速落实应急运输保障队伍,根据需要做好跨市、跨部门的协调调度及支援保障等工作;
(5)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在应急队伍、装备、物资、资金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和协调;
(6)做好与其他相关应急机构的联络,及时向市指挥部办公室通报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有关工作情况。
当启动三级应急响应时,各成员单位在市指挥部的领导下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响应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1)及时召开联席会议,立即启动市级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应急行动预案,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
(2)应急行动期间,市指挥部办公室加强与市应急指挥机构、现场指挥部、各应急队伍保持联系,收集、整理突发事件信息和运输保障应急行动进展情况,传达市应急指挥机构和运输保障市指挥部的指令;
(3)各成员单位根据本方案所明确的职责分工,履行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应急行动相关职责,做好突发事件信息分析研判和情况摸排等工作;
(4)实施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应急行动时,各成员单位迅速落实应急运输保障队伍;
(5)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在应急队伍、装备、物资、资金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和协调;
(6)做好与其他相关应急机构的联络,及时向市指挥部办公室通报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有关工作情况。
当启动四级应急响应时,各成员单位在市指挥部的领导下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响应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1)及时召开联席会议,立即启动市级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应急行动预案,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
(2)应急行动期间,市指挥部办公室加强与市应急指挥机构、现场指挥部、各应急队伍保持联系,收集、整理突发事件信息和运输保障应急行动进展情况,传达市应急指挥机构和运输保障市指挥部的指令;
(3)各成员单位根据本方案所明确的职责分工,履行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应急行动相关职责,做好突发事件信息分析研判和情况摸排等工作;
(4)实施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应急行动时,各成员单位应急运输保障队伍进入待命状态,根据安排开展应急运输保障工作;
(5)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在应急队伍、装备、物资、资金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和协调;
(6)做好与其他相关应急机构的联络,及时向市指挥部办公室通报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有关工作情况。
4.4信息报告与处理
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将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上报市指挥部办公室,不得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市指挥部办公室根据需要及时通报给相关成员单位,并上报市指挥部或市专项应急指挥机构。
4.5信息发布与舆情
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在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前提下,由市指挥部或市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统一管理,以确保信息准确、有效、及时传递。同时,加强舆情分析,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迅速澄清谣言,引导网民依法、理性表达意见,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
4.6响应结束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由市委、市政府或市专项应急指挥机构,根据情况宣布应急结束,各成员单位的应急队伍组织有序撤离。
4.7总结评估
一级、二级、三级应急响应终止后,按照市指挥部要求组织开展评估工作,统计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各项资源投入情况,客观评估应急处置工作成效和预案的适用性,深入总结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改进措施,形成总结评估报告。
四级应急响应的评估工作由事发地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开展,市指挥部加强对事发地人民政府的督促和指导。
5应急保障
5.1应急队伍保障
市级层面由市交通局牵头,组织相关单位组建公路抢通保通应急队伍、道路运输应急队伍、水路运输应急队伍。
公安、应急等部门要做好综合交通运输保障应急队伍的组建和日常管理,应急队伍可以专兼结合,充分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当发生重大突发事件需部队投入行动时,按程序报批后由部队派出相关人员融入应急保障指挥体系,参与保障行动。
5.2装备物资保障
建立完善交通运输保障各类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体系,按照实物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生产能力储备与技术储备相结合、政府采购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应急装备物资储备方式,强化应急装备物资储备能力。建立完善应急物资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监管、规范程序,及时补充和更新物资。
5.3专家技术保障
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基础数据资料储备库,包括针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资源清单、专家库、知识储备、应急队伍与装备物资资源等,实行信息数据共享,提高互联互通能力。定期更新交通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的数据资料。
5.4应急资金保障
加强应急物资存储和应急支出经费保障,将突发事件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应急经费纳入预算管理,鼓励社会捐赠和援助,规范应急经费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5.5宣传工作保障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突发事件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常识的宣传工作。突发事件易发地区的地方和单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公路水路运输保障的日常科普宣传,增强公众自觉参与意识。
5.6应急演练保障
各成员单位建立应急演练制度,组织开展实地演练、桌面推演等多形式应急演练活动,演练结束后,组织单位及时总结评估。鼓励委托第三方进行演练评估。
5.7应急培训保障
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本系统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培训,建立一支业务精湛、行动迅速、能打硬仗的应急救援队伍。将应急教育培训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应急保障相关人员培训,对应急人员实行动态管理。
6附则
6.1责任与奖惩
对突发事件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及时给予宣传、表彰(表扬)和奖励。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重要信息,或有其他失职、渎职等行为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6.2预案管理与更新
行业重点企事业单位要结合实际编制公路水路运输保障应急预案。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由市交通局牵头会同各成员单位修改完善本预案:
(1)预案依据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变化的;
(2)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的;
(3)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4)重要的应急资源发生变化的;
(5)在突发事件实际应对和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进行重大调整的;
(6)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
(7)预案制订单位认为需修订的其他情况。
6.3预案监督与检查
各成员单位根据职责,适时组织对各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编制与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予以通报。
监督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编制、组织机构及队伍建设、装备物资储备、信息报送与发布、应急培训与演练、应急资金落实、应急评估等情况。
6.4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市交通局负责解释。
6.5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